当AI遇上文学:一场关于未来的思想交锋
—记广州市新穗学校“AI能否取代人类文学创作”主题辩论赛
科技浪潮奔涌而来,人文光辉永不褪色。在这个万物皆可智能化的时代,广州市新穗学校语文学科组以一场“AI能否取代人类文学创作”主题辩论赛,带领石榴岗校区师生开启了一场关于科技与人文的深度对话。
初赛掠影:思维萌芽破土而出
自四月科技节启动以来,全校10个班级化作智慧摇篮,通过层层选拔诞生出近16名“观点战士”。语文教师化身“思维教练”,从逻辑建构到修辞运用,从情感表达到临场应变,为选手们量身打造专属训练方案。课间里此起彼伏的模拟攻辩声,成为四月校园最动听的乐章。
决赛盛况:未来战场锋芒对决
经过激烈角逐,由八年级学生组成的“革新派”与九年级学生组成的“守灯派”会师总决赛。4月28日下午,会议室一化作思想角斗场:正方抛出“AI能够取代人类文学创作”的观点,反方以“AI不能取代人类文学创作”进行了有力的辩论。比赛按照“立论环节-质问环节-自由辩论-总结陈词”四个环节展开。正反方唇枪舌剑,你来我往,既有引经据典的深度,也有立足时代的锐利,充分展现了新穗学子自信的风采。
寄望将来:超越辩论的育人答卷
这场跨越科技与人文的思辨盛宴,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,更在数字洪流中锚定了人文教育的价值坐标。本届辩论赛不仅是语言交锋的舞台,更是德育与智育融合的实践课堂。学生在资料检索中提升信息素养,在团队协作中锤炼沟通能力,在观点碰撞中培养批判性思维,为校园注入“敢质疑、善表达、重合作”的思辨文化。未来学校将持续优化人文赛事体系,拓展校外交流,让思辨之声响彻更广阔的舞台。
撰稿:李德
初审:马骏骅
校对:刘亮
一审:欧阳德成
二审:王文博
三审:靳道兴